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政策法规

如何破解中职高流失率问题

《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近日公布。公报显示,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84.87万人,比上年减少8.60万人,下降1.74%。2019年,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493.47万人。而2017年、2016年,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分别为582.43万人、593.34万人。简单计算,2017年招生的582.43万中职生,有97.56万没有完成学业顺利毕业,占16.75%;2016年招生的593.34万,有99.87万没有完成学业顺利毕业,占16.83%。那么,这些学生为什么中途离开?

  有媒体报道了中职教育面临招不满、“吃不饱”、流失率高的困境。一名高职在校生告诉记者,她曾就读一所中职学校,全班共10多名学生,有2名同学中途辍学。这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中职整体流失率是一致的。

  中职流失率高与中职招不满的原因并不一致。中职招不满,在于社会存在对中职的歧视,家长不希望孩子读中职。此外,中职教育质量不高,学生无法获得货真价实的技能教育。后一方面是中职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。一直以来,有不少中职学校把招不满的原因归为中职社会地位低,但流失率高则表明,没有认真办好中职教育也是中职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。让中职教育走出困境,既要解决社会对中职的歧视问题,更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。

  在求学过程中放弃,这部分学生和家长并不是看不起中职。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他们进入中职却中途选择离开,说明学校办学令他们不满。如果学校能给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,让学生认为中职并不是舆论所渲染的那回事,教师认真负责、技能学成之后有用武之地,他们还会选择离开吗?

  社会对中职的偏见和歧视,需要中职办学者以实际办学质量扭转。然而,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,进一步加剧了偏见和歧视。办好职业院校,关键在于办学者、教育者要坚持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。

  站在学生角度,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让他们感兴趣并觉得有前途、有未来?首先,要让学生重新获得尊重和认可。在目前的升学评价体系中,进入中职校的学生,大都是中考成绩不高的学生,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被视为“差生”,自我认同度较低。中职学校和老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,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中职和普高没有高低之别,只是办学定位不同,中职学校也可以成为一流学校,把学生培养为一流人才。基于此,中职学校要教育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,认识自我、发现自我、实现自我。

  其次,中职学校必须办出特色,给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。当前的中职教育,存在低质化、普高化、空心化的现实问题。所谓“低质化”,是不按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,比如有的中职学校在学生入校第一年,只讲一些书本知识,一些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;为节省办学经费,不开或少开实训课,学生所学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。所谓“普高化”,即按普高模式以学历为导向办学。所谓“空心化”,就是有的中职违规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,往往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甚至牟利的工具。在学生和家长看来,与其接受这样的“职业教育”,还不如早一点打工。

  针对中职的高流失率,需要加强中职办学改革,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,保障中职教育经费,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,建立与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相匹配的教育评价体系。与此同时,引导职业院校坚持职业教育定位,给学生货真价实的职业技能教育。离开高质量办学这一基础,职业教育仍很难走出“国家重视、地方浅视、社会轻视、家长矮视”的困境。(作者:熊丙奇,系媒体评论员)

<上一篇:科技助力服务贸易转型升级

> 下一篇:如何理解深化“证照分离”改革中的“证”与“照”的关系

Copyright©2023 河南省国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.  
ICP备案号:豫ICP备2023023372号-1